为什么要监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

环孢素A(CsA)/ 他克莫司(FK506)作为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应用于肾脏移植以来,使移植器官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但由于CsA/FK506具有一定的肝、肾及其他毒性反应,如果用药量不够则会影响疗效,将会出现排斥反应。又因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毒性反应与排斥反应难以区别,且药价昂贵,病人需长期服用。

因此,如何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CsA/FK506,已成为临床医师和病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服用环孢素A的512例肾移植病人,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CsA的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

结果表明:由于移植后时间不同,服用剂量不同,血中环孢素A的谷浓度(CsA-TL)不同。同一剂量,病人不同其血中药物浓度亦不尽相同。且各组之间浓度范围高低差异较大,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因口服环孢素A主要在小肠吸收,该吸收可用药物动力学来描述,即不依赖于剂量,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该药物通过肠的时间。

因此,这与术后时间、剂量、胃肠、肝功能及胆汁排泄和食物等因素相关,都能影响环孢素A的吸收。如肝病病人和其他病人对该药的吸收率,分别是12%和30%。

因为环孢素A为脂溶性化合物,主要靠胆汁或胆盐而吸收,胆汁或胆盐缺乏,可导致环孢素吸收率的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过去认为服药用的饮料对该药吸收影响很小,但现在观察到,如果用葡萄汁冲服,肾移植病人的血药浓度增加32%。因此,有必要进行血中药物浓度的监测,按照移植后不同时间内理想的血药浓度调整服用量,做到药物剂量个体化。

环孢素A的治疗血浓度范围无统一标准,世界各器官移植中心报道的差别较大,期望谷浓度治疗范围各不相同。通常认为肾移植早期应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以后可以逐渐减量。

根据仁济医院肾移植中心的应用经验,在霉酚酸(MPA)类药物(例如赛可平、米芙或骁悉)足量使用的情况下,CsA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应为:术后第1个月全血CsA-TL为300纳克/毫升左右;第2个月为200~250纳克/毫升;第3个月为150~200纳克/毫升;第4个月以后CsA-TL应维持在100~150纳克/毫升范围内。

此浓度范围既能达到满意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能减少CsA的肝肾毒性作用及排斥反应。以后根据不同时期,随时观察肾功能对剂量由移植科医师作适当的增减,使谷浓度维持在安全有效水平。

有一组调查结果表明:750例病人中有603例是定期监测环孢素A血浓度,根据监测浓度结果随时调整剂量,该组排斥发生率为8.7%,以急性排斥为主,肝、肾毒性发生率为19.7%;另一组有147例没有定期监测,凭经验用药,排斥发生率36.0%,肝、肾毒性发生率为31.2%。

由此可见,监测CsA血浓度的重要性。在霉酚酸(MPA,例如赛可平、米芙或骁悉)类药物足量使用的情况下,他克莫司(FK506)的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应为:术后第1个月全血FK-TL为8纳克/毫升左右;第2个月为6~8纳克/毫升;第3~6个月为6纳克/毫升左右;第6个月以后应维持在4.5~6纳克/毫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