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们对免疫学知识认识逐步深化,肾移植的存活率正在不断提高。目前,急性排斥不再成为令我们“头痛”的排斥反应,我们手中有许多可选择的药物来对付这类“排斥”。然而,慢性排斥反应正在成为影响肾移植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现已成为移植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之一。那么,什么是慢性排斥?简单地说,慢性排斥是4种排斥反应的一种,从时间上讲,是发生在肾移植手术3~6个月后的一种“排斥”反应。它并不像超急排斥或急性排斥来得那么急、那么“凶猛”,而是逐渐缓慢的发生,往往不易被病人察觉,尤其是一些自以为肾功能还很好,未能定期复查、随访的病人,因不能及早的发现而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机。慢性排斥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因为它的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可能既有免疫学的因素(免疫抑制剂长期相对的不足),又有非免疫学的因素。

根据现有资料,下列因素与慢性排斥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①白细胞血型(HLA配型)配合不理想者:

②肾移植后早期发生较多次的急性排斥;

③环孢素A剂量长期不足;

④高脂血症等。环孢素A剂量的长期相对不足,可能意味着这些移植病人经常处于一种免疫抑制不佳的状态,致使慢性排斥的病理损害已潜在的发生。一旦临床出现蛋白尿、高血压和血肌酐上升,处理往往较为困难。慢性排斥一旦出现,处理应是越早越好。迅速求医可使一部分病人移植肾功能不可逆转的恶化变为可以逆转,或将慢性排斥的病理损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使带功能肾存活时间延长。

因此,对病人来说,定期复查随访十分重要,便于医师能及时发现问题,观察化验数据的变化,重新审视免疫抑制药方案的是否合理,从而迅速处理慢性排斥。一些病人错误的认为“等我人感到不舒服了,再来化验复查找医师不迟”。所以,数月,乃至半年,甚至有1年不作化验随访。事实上在慢性排斥初期阶段,或血肌酐在2. 65~3. 54毫摩尔/升时,病人可以没有特殊的不适,食欲、尿量都可以“正常”,而此时的“祸根”已“潜伏”下来,等到“人感觉不舒服了”再开始治疗,往往为时己晚。

慢性排斥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措施包括:

①调整或调换(如CsA调换FK506)免疫抑制剂、短程激素冲击;

②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③扩张肾血管。其中调整抗排斥药物足中心环节。现有的抗排斥药物包括:环孢素A、FK506、泼尼松、硫唑嘌呤、MMF、环磷酰胺、雷公藤多苷制剂、百令胶囊等。如何组合应用?多少剂量?持续时间多长?应因人而异。然而,同样的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或由于不同医师的处理方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当然,对慢性排斥反应,我们并不是“一筹莫展”,我们还是有一些对策的。根据多年来对大量肾移植病人随访积累的资料分析及经验,目前认为:定期复查随访能够发现一部分慢性排斥的“早期”病人,如能作及时的处理,实施合理的免疫抑制剂,调整部分病人可以得到控制,在较理想的免疫抑制方案及综合治疗下,病人的移植肾功能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稳定不发展,或发展很慢。一旦移植肾功能已经很差的病人也不必过于失望,如有条件作第二次肾移植,也是治疗慢性排斥的一种方法。但应注意,第二次移植应准备充分,包括“对象”要找得好(HLA、淋巴细胞毒性、PRA检测等)。在这方面我们已有许多第二次肾移植成功的经验。